夏日的太行山,群山疊翠。7月15日一早,在河北順平縣太行山農業創新第壹驛站的蘋果種植園內,氣象觀測站、土地墑情采集傳感器、水肥一體化設施等持續運轉,園區工作人員通過自動化設備監測果樹生長情況。在園區設備間內,順平縣供電公司大悲供電所所長劉文建和臺區經理龐志忠正在查看園區用電設備運行情況。 太行山農業創新第壹驛站蘋果種植園是河北農業大學的水果實驗示范站,種植蘋果3520畝,有優質果智慧化篩選線以及果酒、蘋果切片、蘋果脆片等產品的生產線,還有一座1000噸冷庫。 “最早我們這只有一臺100千伏安變壓器,2016年10月建冷庫和優質果智慧化篩選線時,才發現電不夠用了?!眻@區負責人焦文姝回憶。當時的大悲供電所所長閆靜了解到相關情況后,和同事到園區勘查供電設施,測算用電負荷,還詳細詢問了后續發展計劃,最后制訂了增容方案。不到一周,供電員工就協助園區將變壓器容量增加至400千伏安,還架設了210米10千伏線路。 “從提交申請到驗收送電,供電所將業務流程辦理時長由原來5個工作日縮短至3個,為我解了燃眉之急?!苯刮逆f,從那之后,她便經常和供電員工打交道。 從2017年開始,園區加快電氣化轉型,陸續安裝了滴灌、施肥、病蟲害預警等自動化設施,建成電氣化果園,對供電可靠性的要求更高了。結合蘋果的生長時間表,大悲供電所會調整不同階段的服務重點,比如在夏季高溫天氣,供電員工就會加大走訪頻次,重點檢查滴灌設備運行情況。 電氣化的生產方式不僅節約了人力成本,還提升了果實品質,增加了產量。2023年,該園區生產蘋果1000余噸,利潤120余萬元。近年來,園區采取“龍頭+合作社+基地+農戶”的經營模式,通過“土地流轉拿租金、入園務工掙薪金、資產入股分股金”的方式,幫助當地村民增收。 蘋果種植是順平縣的特色產業。目前,順平縣65個村有2000余戶村民從事與蘋果種植相關的工作。針對種植戶的用電需求,順平縣供電公司發揮網格化管理優勢,安排臺區經理定期走訪,跟蹤了解用電需求。該公司還建立種植戶用電服務微信群,供電員工看到客戶反映的用電問題后會立即在線上答復或上門處理,快速響應客戶用電需求。(吳冠杰 胡紅娟 龐龍光)(《國家電網報》2024年07月19日3版)